補齊短板,讓城鄉孩子同享優質教育
全省已有51個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比規劃目標多6個
東南網12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 本月,我省包括建寧縣在內的23個縣,將接受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
“資金投入力度之大,建設項目之多,在我縣教育發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相比‘十一五’,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的面貌可謂翻天覆地。”建寧縣教育局局長曾福星表示。
2011年4月,省政府與9個設區市政府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簽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書,確定到2017年全省92個縣(市、區)全面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1個縣通過檢查,比規劃目標多6個縣,通過縣占比為 55.7%,位列全國第七。
扶弱補短,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是基礎。全省小學、初中生均公用經費根據各縣財力省財政分四檔補助,其中欠發達縣省級承擔80%。省級以上投入校安工程資金109.29億元,60%傾斜支持欠發達地區,投入26億元用于農村薄弱校改造、初中校舍改造和寄宿制學校建設,投入6.85億元支持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建設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目前,全省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完成率已達92.6%,學校間辦學差異明顯縮小。
借助信息化手段,優質數字教學資源可向農村學校傳輸,不少農村孩子也能分享名師教學。目前,所有教學點已實現“數字教學資源全覆蓋”,70.9%的小學、92.6%的初中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64.5%的小學班級、77.4%的初中班級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
提升教學水平,教師是關鍵。近5年,全省公開招聘錄用中小學新任教師3.3萬人,其中鄉村教師占40%,緊缺學科教師占50%。對有志到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任教的本科畢業生,按每人每年5000元計算,連續4年退還學費,近4年共吸引4000余名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省財政還設立專項經費,對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新補充的鄉村教師,按每位教師每年1.5萬元標準,連續補助3年,近5年已投入1.35億元。
隨遷子女的利益同樣需要保障。我省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以每年6萬—10萬人的速度遞增,目前達89.7萬人。省委省政府連續5年將“解決隨遷子女就學”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投入17.1億元,新增學位22.5萬個,87.6%的公辦學校接收比例多年位居全國前列。隨遷子女招生實行家長自主報名和電腦派位相結合,保障了他們的入學公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02涵江區國歡碼頭小學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 2015-12-02客家鄭氏祖訓尤傳承 法治教育血脈連
- 2015-12-02福建教育出版社攜手福州八中 共建“海峽書屋”校園基地
- 2015-11-26全市首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基地揭牌
- 2015-11-25古田縣持續推進素質教育紀實:春風化雨花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