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病患 我是你的“粉紅姐姐”
“護士,我的孩子點滴不滴了!”“護士,該換下一瓶藥了!”“護士,我家孩子怎么回血了?”……
沈清玉曾經工作過的兒科,歷來就是工作量大、難度高、技術性強的科室。而且兒科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它俗稱“啞科”,因為孩子和大人不同,他們不知道如何表述自己的病痛。
再加之兒科患兒往往起病急、變化快,且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總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快的治療和最佳的效果,因此他們往往很迫切、很急躁。在這種情況下,她總是能夠處處為患兒著想,細心地治療,耐心地解釋。她誠懇的笑容、溫和的語言和過硬的技術,使家長們焦灼的心情能夠很快地平靜下來,同時也緩解了醫患之間的矛盾。
一次,一個孩子由于腹瀉到醫院治療,掛了一天的瓶后,家長見孩子還未痊愈,焦躁不安的家長對護士頗有埋怨。在這種情況下,沈清玉耐心地解釋,在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取得他們的理解、配合的同時,每天都堅持為患兒打針,并做好各項生活護理。就這樣,在沈清玉精心的呵護下,患兒很快治愈,出院時患兒父母感激地連聲道謝。
“在兒科,我們不僅僅是護理患兒,還要護理患兒家屬。”沈清玉表示。
沈清玉喜歡孩子,在科里,她臉上總是綻放著笑容,一會兒逗逗這個小孩,一會兒哄哄那個小孩,讓患兒不再懼怕醫院,也能感受到醫院的溫暖。
走進兒科病房,許多人都會感到這里的護士特別親切。身著粉紅色護士服的她們,被許多孩子親切地稱為“粉紅姐姐”。為了消除孩子們對病房的恐懼,沈清玉將病房貼上了各種卡通漫畫,把病房變成了多彩的兒童樂園。
但是,要讓孩子們安心接受治療,關鍵還在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觀念的轉變,要實行全方位人性化護理。對此,沈清玉要求每一位護士樹立“患者至上”的觀念,日常護理更是追求親情服務:護士們把聽診器用手捂熱后才讓患兒測試;穿刺完畢,護士會輕柔地為患兒壓迫穿刺部位……此外,她還要求護士進行“換位思考”,如果此時的病患是自己的親屬,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著急。
對于有困難的病患,沈清玉總是會竭盡所能幫助他們。有一次,有個女患者住院時,身上的財物被偷了,焦急萬分。沈清玉了解情況后,立馬掏出自己的錢給了這位女患者。
前不久,沈清玉去福利院看望了一個孩子。當這個孩子還是個五六個月大的嬰兒時,家長帶他到醫院檢查,發現他患有21三體綜合征(先天愚型)后,便把他扔在醫院,跑了。孩子被棄后,沈清玉就經常帶牛奶給他,看看這個小家伙。直到一年后孩子被送去福利院。
沈清玉精心呵護患者的事例數之不盡。如今走在街上,經常有患者家屬和她打招呼。“那么多的患者,我都不認得誰是誰了。”沈清玉笑著說。
對于病人,沈清玉關心倍至。而對于科室里每一個護士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她同樣十分關心。每當哪位護士生活上遇到困難,她都及時給予幫助解決;哪位護士學習上碰到難題,她就耐心指導;哪位護士生病了,她會讓其好好休息等。而她自己就算生病了,卻仍穿梭于病房之間,不知疲倦,無怨無悔。
![]() |
責任編輯: 陳楠 |
- 2010-02-26三明李水芳11年照顧癱瘓妻子 細心呵護不言棄
- 2010-02-04武漢百步亭社區志愿者們真情呵護“空巢老人”
- 2009-12-25自貢抓“青少年維權” 用心呵護明天的太陽
- 2009-12-17建寧縣健全關愛機制呵護留守兒童健康成才
- 2009-11-03藝術傳遞對生命的關照和呵護
- 2009-06-19IPO首單"花落"三金 體現管理層對大盤呵護之情
- 2009-06-09萬余個案涉及家庭關愛 "失愛青少年"更需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