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樂陶陶
“社區伙伴”開業兩個月來,已有26家店加盟,幫助近50名殘疾人就業創業。
“老板,買果粒橙一瓶。”臨近晚餐時間,在蕉城區西北路1號殘疾人便利店里,經營者老吳顯得特別忙碌。在10平方米的店里,擺放著日常所需的各類用品達200多種。從小在西北路長大的老吳和妻子因為腿腳不便,就業困難,后來在街道開起了雜貨店。上個月,他也加入了“社區伙伴”。
“自從加入了‘社區伙伴’,配送中心就成了最大的貨品來源地,這里的進價相對便宜,送貨也快,打個電話,貨品隨后就到,每月營業額接近3000元。”老吳開心地說,因為自己是殘疾人,所以鄰里也特別關照。考慮到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他又在店鋪對面租了一間民房做倉庫。
記者看到,公司的墻上,掛著一幅大雁翱翔于云層之上的海報。馮作友笑著說,他從大雁身上得到了許多啟示。“如果我們像大雁一般,無論在順境或困境時都能彼此愛護,互相幫助,再艱辛的路程也不懼怕。”
1987年,馮作友從寧德師范學校畢業,先是在一所山村小學教書,后辭職下海,成立新干線印刷廠。“多虧有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才能有今天的事業。”因此,多年來,他總是竭盡所能幫助殘障人士,他的企業也盡量多招募殘疾人員工,讓他們能自食其力。
做社區居民好伙伴
記者在城東花苑“社區伙伴”遇見了前來購物的張大爺。原來,張大爺從報紙上看到自家小區有家殘疾人開的連鎖便利店,就過來體驗一下。“他們創業真不容易,而且態度很好,以后都會考慮盡量在這里購物。”張大爺感嘆道。
因為創業不易,社區伙伴連鎖便利店的成員都用心完善著每一
個細節。店中靠墻的位置,擺放著幾輛輪椅,起初記者以為是店員們自己使用。經介紹,才得知這些康復輔具原來是“社區伙伴”的“貼心服務”。
“有些居民因為摔倒等原因臨時需要輔助器具,我們可提供免費借用。”“社區伙伴”便利店不僅設有專門的訂貨電話,還開通了網上淘寶店,居民可以通過網絡或是電話訂購想要的商品。
“現在便利店很多,要實現差異化發展,就要定位在優質服務上。”馮作友對“社區伙伴”的定位有著精準的認識。如何結合優質服務打造自己的特色?綠色農產品成了他關注的焦點。
前一段時間,馮作友引進了一批生態土雞蛋,立即受到消費者的熱捧,這也讓他看到了綠色農產品的前景。“這些生態土雞蛋都是供不應求。”馮作友決定將綠色農產品納入下一階段的重點發展項目,挖掘農村無污染綠色農產品,并且雇傭專人嚴格監督生產過程,全程把關,把健康送到社區居民的家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5守望相助 做不怕麻煩的“中國好鄰居”
- 2013-10-10記者跟隨軍車進入余姚重災區:風雨同舟 守望相助
- 2013-07-25龍海:風雨中鄰里守望相助洪水中空巢老人不孤獨
- 2013-04-28守望相助 愛滿蘆山
- 2013-04-28守望相助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