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社區伙伴”殘疾人連鎖便利店8月27日在寧德市蕉城區開業后,26家門店生意日益紅火,僅配送中心月銷售額就達到40余萬元。作為我省首家殘疾人連鎖便利店,“社區伙伴”的經營模式吸引了諸多人眼球,相繼收到了廈門、寧夏、新疆等地殘聯的詢問和合作意向。目前,“社區伙伴”還計劃申請自營農產品品牌商標,實現特色、生態農產品的農超對接和規模發展。一支由殘疾人組成的“大雁群”,依靠自己的力量,堅定地走上了創業路。
帶動殘疾人共創業
初見到馮作友時,記者十分驚訝,不敢相信眼前輪椅上坐著的竟是社區伙伴便利店(寧德)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澳贻p時得了強直性脊柱炎,現在已經站不起來了?!瘪T作友面帶微笑說。
作為寧德市肢殘人協會主席,馮作友深知殘疾人的就業創業之路充滿了艱辛。去年,寧德市肢殘人協會計劃2014年推出一個創業項目,馮作友經過多方調研,決定將項目確定為連鎖便利店。
今年年初,連鎖便利店進入籌備階段,從辦證到找尋場所,可謂困難重重,其中最為艱巨的,是啟動資金的籌措。
因為考慮到社區伙伴創辦目的是為了幫扶殘疾人,加盟社區伙伴連鎖便利店均未收取加盟費用,而且還免費提供店招和店牌的制作安裝、創業培訓、進貨優惠等多項服務,因此項目前期投入資金需100多萬元,籌集啟動資金成了擺在馮作友面前的一道難題。
“我之前做生意,積攢了一筆錢。”100多萬元的啟動資金,馮作友個人出資就達到了一半。然而比起所需要的資金,還是相距甚遠。馮作友于是發動協會里其他殘疾人一同創業。開始時,很多人并不看好這一項目。但經過馮作友的耐心勸說,慢慢有人開始接受這個想法,同意出資入股。
“殘疾人本身就是弱勢群體,這就更需要我們擰成一股繩,團結在一起,相互扶持,守望相助。”馮作友“相互扶持”的想法得到協會成員的認同,大家也開始明白連鎖
便利店不僅是自己創業,還可以帶動更多殘疾人一道前行。終于,馮作友找到了另外的10個股東,籌齊了啟動資金。
守望相助樂陶陶
“社區伙伴”開業兩個月來,已有26家店加盟,幫助近50名殘疾人就業創業。
“老板,買果粒橙一瓶?!迸R近晚餐時間,在蕉城區西北路1號殘疾人便利店里,經營者老吳顯得特別忙碌。在10平方米的店里,擺放著日常所需的各類用品達200多種。從小在西北路長大的老吳和妻子因為腿腳不便,就業困難,后來在街道開起了雜貨店。上個月,他也加入了“社區伙伴”。
“自從加入了‘社區伙伴’,配送中心就成了最大的貨品來源地,這里的進價相對便宜,送貨也快,打個電話,貨品隨后就到,每月營業額接近3000元?!崩蠀情_心地說,因為自己是殘疾人,所以鄰里也特別關照。考慮到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他又在店鋪對面租了一間民房做倉庫。
記者看到,公司的墻上,掛著一幅大雁翱翔于云層之上的海報。馮作友笑著說,他從大雁身上得到了許多啟示?!叭绻覀兿翊笱阋话?,無論在順境或困境時都能彼此愛護,互相幫助,再艱辛的路程也不懼怕?!?/p>
1987年,馮作友從寧德師范學校畢業,先是在一所山村小學教書,后辭職下海,成立新干線印刷廠?!岸嗵澯辛思胰撕团笥训闹С郑也拍苡薪裉斓氖聵I?!币虼耍嗄陙?,他總是竭盡所能幫助殘障人士,他的企業也盡量多招募殘疾人員工,讓他們能自食其力。
做社區居民好伙伴
記者在城東花苑“社區伙伴”遇見了前來購物的張大爺。原來,張大爺從報紙上看到自家小區有家殘疾人開的連鎖便利店,就過來體驗一下。“他們創業真不容易,而且態度很好,以后都會考慮盡量在這里購物。”張大爺感嘆道。
因為創業不易,社區伙伴連鎖便利店的成員都用心完善著每一
個細節。店中靠墻的位置,擺放著幾輛輪椅,起初記者以為是店員們自己使用。經介紹,才得知這些康復輔具原來是“社區伙伴”的“貼心服務”。
“有些居民因為摔倒等原因臨時需要輔助器具,我們可提供免費借用。”“社區伙伴”便利店不僅設有專門的訂貨電話,還開通了網上淘寶店,居民可以通過網絡或是電話訂購想要的商品。
“現在便利店很多,要實現差異化發展,就要定位在優質服務上?!瘪T作友對“社區伙伴”的定位有著精準的認識。如何結合優質服務打造自己的特色?綠色農產品成了他關注的焦點。
前一段時間,馮作友引進了一批生態土雞蛋,立即受到消費者的熱捧,這也讓他看到了綠色農產品的前景?!斑@些生態土雞蛋都是供不應求?!瘪T作友決定將綠色農產品納入下一階段的重點發展項目,挖掘農村無污染綠色農產品,并且雇傭專人嚴格監督生產過程,全程把關,把健康送到社區居民的家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5守望相助 做不怕麻煩的“中國好鄰居”
- 2013-10-10記者跟隨軍車進入余姚重災區:風雨同舟 守望相助
- 2013-07-25龍海:風雨中鄰里守望相助洪水中空巢老人不孤獨
- 2013-04-28守望相助 愛滿蘆山
- 2013-04-28守望相助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