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通過在線教育讓孩子坐在家中培優,在線教育正呈井噴式發展。然而,其紅火的背后也潛藏著一連串監管問題。(12月20日《半月談》)
目前在線教育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包括早教、K12(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相比傳統教育,在線教育具有便利性,能彌補教育資源短缺、價格便宜等多重優勢,正是這些優勢助力在線教育呈現井噴式增長,如今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7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2000億元,用戶多達數億人。
雖然發展很迅速,但在線教育的質量并未能同步增長,目前在線教育平臺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人員良莠不齊,在線教育發展面臨諸多障礙。由于互聯網教師資格認證和質量認證制度尚未建立,導致在線教師隊伍魚龍混雜,甚至還有一些在校學生冒充教師進行授課。有的培訓機構為了牟利,不惜采取不正當手段,通過虛假宣傳、惡意營銷進行不法牟利,最后犧牲的還是消費者的利益和信任。
當然在線教育尚處于“野蠻生長”狀態,沒有明確的行業準入標準,一些資質平平的在線教育機構很難吸引到穩定用戶,加之有大量資本蜂擁而入,行業競爭已呈現出過剩狀態,而盈利模式仍在摸索過程中,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在線教育,多數企業仍處于“燒錢”階段,盈利者寥寥無幾。雖然現在資本正在玩圈錢游戲,但是想要長期辦教育,需要把教育當作事業經營,只有在師資、課程、教學中長期探索、努力耕耘,形成特色,才能持續、健康發展。這和經營、和賺錢并不矛盾,在線教育可以賺錢,但是更多是提供高品質的資源共享。
在線教育的亂象與當前國內在線教育評價體系并不完善有莫大的關系:沒有統一規劃,對于行業內部管理不完善,導致在線教育市場無序競爭,發展畸形;對于在校生的知識考核依然有賴于各種考試,造成學員對學習效果評價不夠客觀,影響學習積極性。因此,如何明確在線教育機構準入資質和認證標準,同時,建立權威認證機構,為在線教育發展提供優良的發展空間,是擺在行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促進在線教育行業健康發展,應堅持以教育現代化和均衡化為目的,朝著學生健康成長和素質教育的目標,遵循人的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進行布局。要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從源頭上解決在線教育機構注冊、資質等問題,讓更多有能力、有資源的機構或人員開辦在線培訓機構,并將他們納入監管,對優秀的在線教育機構應積極鼓勵,對存在違規甚至違法行為的,有關部門要依法嚴懲,凈化行業生態,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在線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