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文明引領城市文明
多年來,漳州市緊緊圍繞“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發展定位,以生態文明引領城市文明,充分利用漳州生態資源優勢,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進一步加強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不斷把漳州建成更加宜居宜業、更具魅力活力的現代生態文明城市。
擁抱綠水青山才是生態健康的文明城市。近年來,漳州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總書記當年在福建工作時提出的建設“生態省”的戰略部署,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清新福建”的要求,按照城市發展定位,探索“生態+”模式,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依托具有漳州特色的荔枝海、香蕉園、水仙花等生態群落,以及大面積的苗木基地和濕地公園,在中心城區周邊打造中心城區“五湖四海”、南山水岸、“雙百”綠化工程、圓山林下生態園等一批“生態+”先行示范項目,“一城花海半城湖”獨特風光初步形成。
文明城市離不開濃郁的文化氣息。漳州市積極實施漳州古城規劃建設,改造修繕歷史名人古跡、歷史文化街區,漳州古城保護建設項目榮獲“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去年以來,全市實施宜居環境行動建設項目1061個,累計完成投資646億元,先后建成閩南文化生態走廊示范段、南江濱路、五館一歌等一批生態文化項目。加大城市“綠化、花化、彩化”力度,新增城市片林640畝,綠道56公里,城市服務功能和形象品位進一步增強。
漳州市在建設生態項目時,處處“以人為本”,創新設計理念,呈現“冬有暖陽、夏有陰涼,愛走就走、想坐就坐,清新呼吸、悠閑發呆,自由自在、暢享生態”的生態美景。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宜居養老城市位居全國第七名,在“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資源排行榜中,漳州市居全國第三位。(閩南日報 朱秀敏 張志鵬 廖瑜婷 李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