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19點左右,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慶春院區急診科。一個穿藍色羽絨衣、戴著眼鏡的小男孩匆匆走進急診大廳。分診臺護士章瑩正要迎上去給他測量體溫。這時,小男孩在桌前站定,將一個信封放在桌上,“啪”地向護士敬了一個禮,說了一聲“你們辛苦了!”還沒等工作人員反應過來,小男孩便一溜煙地跑出了急診大廳。(2月3日環球網)
小男孩的1000元錢是由9張100元和5張20元的人民幣組成的,不出所料的話,想必是花盡了他的壓歲錢和零花錢。病疫當前,凡人善舉,彰顯大愛,是對“逆行者”最堅強的支持,鼓舞了眾多“逆行者″與病疫抗爭的信心,
溫暖的舉動總是那么相似。90后餐飲店老板娘邱貝文為武漢一線醫務人員送餐、年輕男子不留名給派出所送口罩、一對母子向鐵路工作人員送數十瓶84消毒液……暖暖心意,讓“逆行者”們瞬間淚目,從而激勵更多人加入抗擊疫情貢獻行列中。守望相助,眾志成城,凝聚點滴力量,成為這次抗擊病疫的“硬核”。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警情、疫情就是擔當。當前疫情依然非常嚴峻,多少黨員干部永葆初心,不辱使命,不怕吃苦,主動擔責,沖入前鋒,深入重災病疫區,關鍵時刻發揮了重大作用。越是關鍵時刻,越是考驗品行的時刻。這些“逆行者”挺身而出,主動應戰,是職業精神的呼喚,更體現了一種大愛情懷。
為眾者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他們不計報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日夜奮戰,他們的堅守,他們的奉獻,把最危險留給自己,把最安全留給我們。他們迎難而上,和時間賽跑,爭分奪秒,守護著人民健康。他們可歌可泣,他們頑強作戰,為我們筑就了一道安全防線,為打贏這場疫情注入一股強大力量。他們是抗擊病疫的急先鋒和主力軍,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偉大英雄。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作為我們普羅大眾,自覺遵守各個地方的規定,實行有效隔離,盡量不要外出、不要到容易感染的公共場合、不要組織聚餐、不要串門拜年等等,減少交叉感染,這是自我保護,也是對他人的保護,最終減少“逆行者”的工作量,就是對他們的最直接的支持。
那些堅守在抗戰一線的英雄們,顧全大局,舍“小家”顧“大家”,與全國百姓的全力支持,聚合一股強大力量,必將戰勝這場防控狙擊戰。(泉州文明辦 楊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