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文化和旅游部6月1日召開線上發布會介紹,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在受到疫情影響的背景下,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等相關部門,支持電商平臺舉辦“非遺購物節”,從消費端發力,幫助非遺傳承人特別是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拓寬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新聞來源:央視網)
非遺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這些年通過各級政府和地方文化部門、非遺傳承人的共同努力,在傳承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也為地方文化、經濟事業的發展做出很多貢獻??墒?,今年由于疫情嚴重,文化旅游事業受到重創,但有了“云直播”“云帶貨”“云課堂”等渠道讓非遺傳承實現了業態拓展。如今,各大電商平臺共同舉辦“非遺購物節”,助力脫貧攻堅,對非遺和脫貧攻堅都是雙贏之舉。要將關系到非遺傳承和脫貧攻堅的大事辦好,有些事情必須重視。
對市場充分的調研,使“非遺購物節”價更高。不可否認,支持電商平臺舉辦“非遺購物節”,是為了更好從消費端發力,有利于幫助非遺傳承人特別是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拓寬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鑒于此,只有此項活動,更好了解市場之需,讓非遺傳承人通過市場銷售檢驗自己的作品和產品,及時全面了解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技藝,實現手藝價值,促進非遺傳承。
非遺傳承助力脫貧攻堅,文化效應要放對位置。非遺相關單位、企業和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到時將在各網絡平臺開展銷售活動。雖然非遺在帶動居家就業方面有著獨特優勢,但非遺產品的雙重效應不能忽略,只有把握好經濟和文化的關系,非遺產品在電商平臺銷售的同時,產品的文化亮點需要同時凸顯,才能讓“非遺購物節”的文化內涵有效激活,讓非遺的文化價值在經濟推動下,同步提升。
通過節日經濟,將非遺傳承中的好做法推而廣之。今年各地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在歷史文化街區、非遺老字號等場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線上”非遺展示活動,這些非遺保護和傳承的做法,如果能隨著線下“非遺購物節”活動,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當代生活,讓人民群眾在非遺購物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這樣的“非遺購物節”助力脫貧攻堅力量將更大。
非遺助攻“助脫貧攻”一舉多贏。讓那些沉寂在歲月深處的非遺寶貝更好地走上了新時代,舉辦“非遺購物節”的意義不容小視,只有在辦好此節,開展好此節,抓住上面三點,才能協調好傳承與發展的關系,讓非遺得到更好賡續壯大,為脫貧攻堅貢獻更多文化力量。(福州文明辦 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