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聯合印發通知,明確指出,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標準規定,金箔銀箔、金粉銀粉類物質不是食品添加劑,不能用于食品生產經營。(3月20日 人民網)
早在此前,已有相關律法明令禁止金箔加入食品之中,可為何屢禁不止,市場上依然存在“食金歪風”?眼下廣大群眾對“食金亂象”抵制呼聲高漲,為何仍有商家冒天下之大不韙,生產經營“含金食物”?即便相關部門印發通知,可還有“膽大者”頂風作案“偏向虎山行”?歸根結底,一方面是部分消費者的愚昧思想被無良商家利用,另一方面是個別群體的奢靡心態在作祟。
破除“食金歪風”,還需剔除愚昧思想。“食金歪風”由來已久,甚至連明代的《本草綱目》也因時代的禁錮,錯誤地記載道“食金,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服之神仙”。即便科學研究早已表明,金箔既不能增添食物的香味和口感,更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可依然有部分消費者執迷于“食金有益論”中,無法開悟。有鑒于此,廣大科普工作者應當加大科普滲透力,以生動有趣的創新科普形式,將科學觀念滲透入各行各業、各年齡層,在社會上形成全方位、無死角的科普“天羅地網”,有效剔除愚昧思想,增強全民科學意識。同時,相關權威部門更要積極發聲,加大對正確觀點的宣傳力度,讓“食金歪風”在朗朗乾坤下,無所遁形。
破除“食金歪風”,更要扭轉奢靡心態。個別人群奢靡心態作祟,落入了資本設下的“高級感”陷阱,將食金視為時尚,引為新潮。這背后既有消費主義撩撥的因素,也有個人文明理念缺失的緣由。因此,廣大宣傳工作者,應當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抓手,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大力倡樹文明新風,讓勤儉節約的健康消費理念更深入人心。同時,通過政府鼓勵、黨員示范、榜樣表彰等一系列舉措,將勤儉務實的消費理念打造成新風尚、新潮流,達到遏制炫耀之風,扭轉奢靡心態的目的。
落后愚昧的思想,亟待科學觀念的凈化洗禮,極盡奢華的物質背后,是精神世界的茫然空白。愚昧的思想需要剔除,奢靡的心態應當扭轉。移風易俗的目的,不僅是要讓“文明風”壓倒“食金風”,更是要壓倒“鋪張風”“攀比風”“高價彩禮風”“薄養厚葬風”,讓“文明風”一家獨大,風滿人間。(涵江區委文明辦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