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對外交往越來越頻繁,機關里也冒出一股“出國熱”。習近平察覺到了這種情況,決定對福州市的因公出國工作建章立制。 1995年6月30日,一份調研報告被轉呈給時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 報告撰寫者是時任福州市外辦副主任李宏,當時他接到了一項“秘密任務”:“針對一些黨政領導干部利用公款出國旅游或無實質性出訪任務的現象,習書記指示我們組建調研組,摸清情況,對改進因公出國管理和服務提出建議。” 十天調研,深入福州五區八縣(市)國企、民企,調研組撰寫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市因公出國(境)審批和涉外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提出了“四嚴四寬”建議: 對黨政人員從嚴,對企業人員從寬; 對非經貿類團組從嚴,對經貿類團組從寬; 對使用市財政外匯的團組從嚴,對企業使用自由外匯的團組從寬; 對一般性出訪團組從嚴,對有實質性出訪任務團組從寬。 7月4日,習近平在調研報告上批示:黨政機關仍要嚴格把關,企業活動可簡化審批環節,但應把住關,避免外逃不歸事件。原則同意該調研報告。 此后,“四嚴四寬”成為福州市因公出國審批的一個重要原則。 
1992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和加德納夫人會面。圖源:央視新聞 習近平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曾多次率代表團前往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招商引資。隨行人員的共同感受是,跟著習書記出訪,節奏快、效率高、收獲大。 時任福清市委書記練知軒記憶猶新的是,有一回出訪新加坡,一共呆了6天,每天忙完所有既定事項基本上就到夜里12點了。回到酒店,大家還要匯總當天情況,碰頭商量第二天的行程和項目洽談計劃,全部搞定往往都到凌晨2點多了,每天睡不了幾個小時。 出訪期間,習近平總是親自洽談每個項目,親自接待每位貴賓,參與商討行程安排……這種親力親為,感染了所有隨行人員,也感動了當地華僑華人,真心誠意和辛勞汗水換回了碩果累累。 從“四嚴四寬”的制度約束到親力親為的實踐示范,都為日后的規范出訪工作積累了經驗。 21世紀之初的2001年,中國叩開世貿組織大門。面對全球化背景下的紀檢監察工作挑戰,習近平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制度不合理、機制不健全,要從改革現行體制、機制和制度入手,進一步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的力度。 如今,中央八項規定就將規范出訪活動列入制度建設,要求從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發合理安排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等到機場迎送。 2022年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中,進一步細化完善了出訪方面的規定。從合理安排出訪、控制隨行人員、規范乘機安排、簡化機場迎送和接待工作、加強統籌協調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不僅如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出訪活動中嚴格執行外事規定,精簡隨行人員,簡化迎送接待,對有關安排方案親自過問、嚴格把關,展現出以上率下的務實擔當、崇高風范。 福建日報社全媒體傳播中心出品 資料來源:《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福建日報、光明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宣講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