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淑妹育有三個子女,長子陳祖生、次子陳明忠、小女陳衛華。子女三人自小都患有肌肉萎縮癥,行動不便,其中大哥的病情更為嚴重,常年臥病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子女三人日常生活之前都全靠老兩口照料。六年前,老伴的離世,洪淑珍卻顧不上傷心,就匆匆收拾好情緒,因為她明白生活還要繼續,子女往后的日常生活只能靠她一人繼續照料。正是這樣一位白發蒼蒼的古稀老人,卻用她那日漸消瘦的身子扛起家中的重擔,無微不至地照顧患病子女,她用愛詮釋著家的“避風港”。
每天清早,她就從林場匆匆趕往二哥開在小學門口的食雜店,開門打掃照料生意。呆到九點左右,又匆匆回到林場照顧大哥的穿衣洗漱、早飯、打掃衛生。臨近中午,又要買菜趕往小妹的食雜店中做二哥和小妹的中飯。自己還來不及吃上一口,又得買菜趕回大哥家中做二人的飯菜。有時候下午,洪淑珍還要趁空幫二哥和小妹整理店里的貨物。六年來,一縷縷銀絲蔓延了曾經的秀發;六年來,一條條皺紋深深烙印在那愛笑的臉龐;六年來,生活重壓將洪淑珍的背脊一點點壓彎;六年來,這三地奔波旋轉的模式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起初生活雖然過的很艱難,但這一家人都在努力地生活。衛閩供銷社多方考慮將主街旁的舊房子低價轉賣給了小妹,但這不僅光了小妹的所有積蓄,還增添了許多債務,為了維持生計,小妹利用房子的地理優勢開起了食雜店。受小妹的影響和支持,二哥也在小學門口開了一家食雜店維持生計。二人的自食其力的精神感染了鄰里街坊,大伙都很照顧二人店里的生意。衛閩林場也為洪淑珍提供一份保潔員的工作貼補家用,加上林場遺孀的補貼勉強夠她和無經濟來源的大哥的生活開銷。隨著年歲的增加,洪淑珍的精力也大不如從前,無法再兼顧其他工作。為此,她不想勞煩別人主動辭了保潔員的工作。近年通過一家人彼此間相互鼓勵、相互幫襯,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提及孫兒輩時,洪淑珍笑容隱退,愣了良久,眼眶泛紅,眼角泛著淚光,看著村子道路的消失點,良久才說:“我想大孫子當兵回來后,能有一份好工作。”原來前些年,家里經濟最拮據時,洪淑珍那剛剛中學畢業的長孫陳武金為了減輕家中負擔,毅然選擇參軍入伍,這一去就是五個春與秋。
偶然聽聞,行動不便的大哥近日突感風寒,洪淑珍為了不多勞煩場里的職工,這本就忙碌的生活有多了一個奔波旋轉的點——衛生院。最近,大家發覺洪淑珍的身形又消瘦了些許,臉上又多了一份倦容。可是,她依舊笑著和我們攀談。洪淑珍中途停頓良久,略帶尷尬的表情開口說:“我老了,身體也越來越不好了,大哥和小妹有自己的孩子不怕。我放心不下的是老二,他至今都是一個人。目前,他的食雜店生意還過得去。但是,將來的事誰也說不準,我只希望政府能不能給他一個五保戶將來生活總有個依靠……”
生命終有規律所定,終有一天,離別的笙歌總會響起。而洪淑珍一直用微笑去面對歲月的洗禮,用愛去經歷世事的滄桑。在她這充滿斑駁痕跡的歲月里,一位母親堅持用自己那雖無言卻驚心動魄的愛撐起這個家庭。如果洪淑珍這如陀螺般的生活是上蒼對她開的一個玩笑;那就懇請上蒼多鞭笞她幾下,讓她不停地轉下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03反“四風”沒有“避風港”
- 2014-03-24誠信是企業永久的“避風港”
- 2011-12-30災害來臨家門口有避風港 閩探索災前防范新模式
- 2011-12-15逃犯玩“潛伏”,演藝圈咋成了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