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金植 通訊員謝文輝)昨日,記者從市安監局獲悉,2018年第一批納入安全生產失信聯合懲戒單位名單已公布,有7家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被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這些單位及其有關人員因一處失信將處處受限。
7家企業存在失信行為
據介紹,經上級部門審核,確定將泉州市7家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納入2018年第一批安全生產失信聯合懲戒管理。這7家生產經營單位的名稱、主要負責人、存在的失信行為如下:
泉州市海信化工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鐘淑燕,存在的失信行為:未經許可,擅自儲存危險化學品。
泉州市洛江區萬安海盛特種氣體經營部,主要負責人林福來,存在的失信行為:未按規定取得安全生產許可,擅自開展危險化學品經營活動。
惠安縣建明食品冷凍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張建宗,存在的失信行為:發現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不及時整改。
惠安縣紅星冷凍水產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經連芳,存在的失信行為:發現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不及時整改。
泉州中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樂火金,存在的失信行為:未按規定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擅自經營危險化學品。
泉州市紫葉工藝品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周元飛,存在的失信行為:職業病危害嚴重超標,不及時整改,仍組織從業人員冒險作業。
泉州兆輝禮品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黃永忠,存在的失信行為:職業病危害嚴重超標,不及時整改,仍組織從業人員冒險作業。
28項具體措施實施限制
泉州市將對存在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采取28項具體的措施,比如在審批新的重大項目、建設工程招投標、政府性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股票發行、土地使用權取得、保險費率、貨物進出口、干部的選任考核等方面進行限制或是取消。
存在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將被依法暫停審批其新的重大項目申報,核減、停止撥付或收回政府補貼資金;依法限制參與建設工程招投標;依法限制取得政府性資金支持;依法限制生產經營單位取得或者終止其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
市、縣安監部門將對存在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信息通報金融機構,作為其評級授信、信貸融資、管理和退出的重要參考依據;根據安全生產風險水平,上調存在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保險費率;依法限制存在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參與政府采購活動。
此外,存在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在土地使用、采礦權取得等環節依法采取嚴格限制或禁止等措施;對存在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不予頒發政府榮譽。
泉州市針對存在失信行為的有關人員制定并落實加強安全監管監察的措施。市安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把7家單位的7名主要負責人作為重點監管監察對象,且這7名主要負責人在法定期限內不得擔任相關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相關新聞
聯合懲戒10類 安全生產失信行為
本報訊 (記者王金植通訊員謝文輝)去年9月5日,泉州市對安全生產領域失信行為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生產經營單位需要時刻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一旦在安全生產領域有失信行為的,不單是生產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要受限,就連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也要受到懲戒。
泉州市明確對10類安全生產失信行為進行聯合懲戒。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存在下列失信行為之一的,納入聯合懲戒對象: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或1年內累計發生3起及以上造成人員死亡的一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未按規定取得安全生產許可,擅自開展生產經營建設活動的;發現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或職業病危害嚴重超標,不及時整改,仍組織從業人員冒險作業的;采取隱蔽、欺騙或阻礙等方式逃避、對抗安全監管監察的;被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仍然從事生產經營建設活動的;瞞報、謊報、遲報生產安全事故的;礦山、危險化學品、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未經驗收合格即投入生產和使用的;礦山生產經營單位存在超層越界開采、以探代采行為的;發生事故后,故意破壞事故現場,偽造有關證據資料,妨礙、對抗事故調查,或主要負責人逃逸的;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出具虛假報告或證明,違規轉讓或出借資質的。
此外,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或1年內累計發生2起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或發生性質惡劣、危害性嚴重、社會影響大的典型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聯合懲戒對象,納入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