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亞明,男,漳州市家居商貿商會會長。從一名賣冰棍的少年,到一位打理三百多名會員企業的商會會長,石亞明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今年已年過五十的石亞明,著裝低調,話音沉穩,精神奕奕,待人親和,一如他多年來在這個商海里的模樣,于人誠實守信,于己勤勞認真。
人無誠不立 保質保量保時助力轉運行業
自小石亞明家庭貧困,為了貼補家用,13歲的他就開始賣冰棍勤工儉學。1986年,石亞明開始幫同學到火車站托運石英鐘,在辦理托運業務的過程中,石亞明逐漸認識了一些轉運東北黑豆、大米,各地桃干、李干、杏干等到廣東地區的北方貨主。因當時廣東交通不發達,均需到漳州轉運,北方貨主均需跟進貨物進度,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細心的石亞明觀察到了這一現象,主動承擔了漳州貨物轉運的工作。然而真正做起這件事,才發現其中的困難。火車班次少,一趟的貨物時常隔十天半個月才能到齊。貨物又常因搬運工的不注意而損壞麻袋,造成貨物散亂,丟失,甚至潮濕損壞等問題,面對臨近的交貨時間,石亞明犯了難。
萬事開頭難,新行業里從零開始的石亞明一項一項的解決起問題。長年在社會中摸滾的石亞明,清楚的明白一個道理:“人無誠不立,業無信不興”。貨物到達時間不準確,石亞明就一趟一趟的等待;發現麻袋損壞問題,就買新的麻袋,找工人重新包裝;為了保證貨物質量問題,石亞明白天跑業務,中間等貨物,晚上還要再三的檢查貨物在運輸途中是否有漏,有腐敗等問題。他從不拿這些問題當借口,只確保他的貨物,交貨時間準確,包裝完好,質量過硬。
相比于原來,貨物質量良萎不齊,到貨時間不定的情況,石亞明這份誠實守信的品格為自己贏得了口碑和信譽,另貨主十分感動,不僅將更多的轉運工作交給了這位年輕的小伙子,還介紹了更多的貨主到這轉運。而石亞明也逐漸積累起自己的口碑和資源。1988年,石亞明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貨物轉運公司,也是漳州早期承接南北貨運的物流公司。
業無信不興 給三百多家會員企業建章立制
如今成為漳州市家居商貿商會會長,石亞明又擔起了帶領商會所有成員共同誠信經營的責任。他始終堅信,誠信贏市場,質量是生命。只有以誠信為基本點,以客戶滿意為目標,才能夠持續的保持行業的競爭優勢。基于這一理念,石亞明換屆成為漳州市家居商貿商會的會長后,就在辦公室墻上掛上《誠信經營條款制度》,將不欺詐用戶、商品保質保量等誠信經營條款列成十二條書面規范,時刻警醒會員記住誠信經營。
在石亞明的帶領下,漳州市家居商貿商會與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成立了兩個調解室。若是企業誠信經營方面出現問題,消費雙方都可以到調解室進行投訴。
2016年,業主黃先生在裝修公司林先生處下訂裝修,卻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質量問題。因為林先生也是家居商會的一員,黃先生就找到了家居商會調解室。石亞明作為調解室的調解員,在了解事實情況后,要求林先生所在的裝修公司針對質量不過關的項目進行了賠償。同時,身為市政協常委的石亞明,針對家居行業存在一些不誠信經營的公司,還撰寫了《關于出臺漳州市裝修行業誠信經營管理規定的建議》提案,呼吁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裝修行業不誠信行為的監管力度。這一舉動,不僅培養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增強會員企業的道德素質,更得到了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共同認可。
憑著誠信做人、誠信干事的精神,石亞明得到全會企業家成員的認可。同時這一舉動,將誠信實事求是的公開化,規范化,使得消費者與經營者增強了對商會的認可,更是將商會打造成社會公認的誠實守信、服務社會、服務會員的好商會。石亞明相信,誠信是企業立足之本,是企業軟實力的重要標志,是企業永恒的主旋律。
誠信公益 個人資助七十多名學子共計八十二萬元
近年來,石亞明和商會熱心公益,心系慈善,將目光投向了貧困家庭子女的上學問題。2015年,石亞明和商會捐助現金12000元資助4名貧困大學生;2016年8月,石亞明和商會捐助56000元用于漳州市委統戰部、漳州市工商聯精準助學活動;2017年,石亞明和商會分別捐款4.4萬元和4萬元資助貧困家庭學生。
據不完全統計,僅從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石亞明累計熱心慈善公益37次,個人捐資共計人民幣35.3萬元。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石亞明累計慈善、助貧、助學共計23次,捐款25.5萬元,捐物52.6萬元。持續近5年的精準助學活動,輻射幫助了70多名從小學到大學年齡不等的學子,總資助金額達82萬元之多。他希望自己的行動,能夠以點帶面,帶動更多的企業來幫助貧困學子。
“多年來,白手起家,以身作則,靠認真、勤勞、誠信發展起來。也許有人認為這是虧了,但長久下來其實是賺了。誠信,要做到持續是很艱難的,但貴在堅持去做,路才能越走越寬闊。”如今,低調內斂的石亞明微笑著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