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1日訊? 10月1日,由中央文明辦主辦、中國文明網承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2018年10月網絡點贊評議正式開始。中國文明網將繼續按“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個類別,對候選人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宣傳展示,供廣大網友點贊評議。
網友可登陸“文明中國”手機客戶端進行點贊評議,也可通過關注“文明福建”微信公眾號點擊“互動”欄目進入“中國好人投票”頁面進行點贊評議,瀏覽人物事跡,感受好人力量。
掃描關注“文明福建”官方微信公眾號
“中國好人榜”10月候選人按“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個類別在中國文明網集中宣傳展示,其中我省有10人入圍本月候選人,他們分別是詹金爐、鄭浩、石獅市公共文明引導志愿者協會、傅其川、葉小義、邱熠楓、張璋堯、邵華香、李玉火、陳麗凌。
詹金爐,入圍助人為樂好人。詹金爐,男,漢族,1949年6出生,東莊鎮馬廠村人。他熱心公益,籌措資金積極推動文化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公益講堂,先后被評為“秀嶼區捐資辦學先進個人”、“莆田市五好文明家庭”、“福建省平安家庭示范戶”、“莆田市最美家庭”及“道德老人”榮譽稱號。
鄭浩,入圍助人為樂好人。鄭浩醫生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醫生,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沒有什么可宣傳的”。也正是鄭浩醫生這樸實的想法,踏實的做事風格,才促成了孩子們一個特別的治療過程,讓醫院不再是恐怖的代名詞,讓病痛的折磨在心底漸漸削弱,讓溫馨歡樂時時圍繞孩子們的身旁,讓孩子們鼓起勇氣,拿起手中的畫筆,描繪著心中美好的童年!
石獅市公共文明引導志愿者協會,入圍助人為樂好人。石獅市公共文明引導志愿者協會,成立于2017年12月,前身為2012年組建的泉州市首支“夕陽紅”公共文明引導志愿服務隊,助。在石獅市,無論寒冬酷暑,每到下午4時,總有一群老人,穿著志愿服,帶著小紅帽,舉著小紅旗,在全市各大主要路口開展交通文明引導工作。他們當中,有曾擔任過三尺講臺的老師,有四項全能的體育運動愛好者,還有整天與柴米油鹽打交道的家庭婦女。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公共文明引導志愿者,他們用無私大愛,揮舞出了“最美夕陽”!六年來,公共文明引導員們每天堅持重要交通路口履行公共文明勸導職責,被群眾贊為“馬路夕陽天使”,全體隊員累計志愿服務時間多達48萬小時。該項目被評為“省級最佳志愿服務項目”,該隊伍曾榮獲“泉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志愿服務工作先進集體”。
傅其川,入圍見義勇為好人。傅其川,金山街道湖邊社區居民。作為轉業軍人,現就職于湖里區教育局教育事務服務中心,關愛貧困兒童,曾參與學生助學工作達5年。工作兢兢業業,業余生活也豐富多彩,八年如一日風雨無阻進行游泳鍛煉,強健了體魄,還練就了救人的本領。曾獲廈門市安全生產先進個人、廈門市海西勵志先鋒先進個人、湖里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葉小義,入圍見義勇為好人。葉小義,1990年9月生,東僑分局大門山派出所輔警員。他參加公安工作以來,思想和行動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忠旨,立足基層派出所,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艱苦奮斗,默默奉獻,為公安派出所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曾于2013年度被評為優秀輔警員。
邱熠楓,入圍敬業奉獻好人。邱熠楓,現任新羅區法院雁石法庭庭長。他審結的民商事案件,無一因處置不當而引發社會矛盾激化或群眾上訪,被群眾稱為穿行田間地頭的“農民法官”。
張璋堯,入圍敬業奉獻好人。張璋堯,男,1958年6月出生,德化縣南埕鎮西山村衛生所鄉村醫生,敬。61歲的張璋堯平日住在村口的衛生所里,而老伴、兒孫都在縣城,但他不能去享天倫之樂,張璋堯認為若去縣城,附近四五個村就沒有醫生了,連用了20年的手機號碼也一直不敢換,怕村民生病找不到他。
邵華香,入圍敬業奉獻好人。邵華香,女,1968年1月生,福州市馬尾區馬尾鎮衛生院支部組織委員。她從醫二十余年來始終堅守在基層臨床醫療崗位第一線,不計個人得失,每天連續工作12個小時以上是家常便飯,但她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甚至經常利用休息、假期時間為轄區居民服務,許多病人都慕名求醫而來,深受轄區居民的一致贊譽。
李玉火,入圍孝老愛親好人。李玉火是興源建筑裝潢公司董事長,多年以來,他樂善好施,情系鄉親,熱心慈善公益事業,為家鄉的發展盡心盡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麗凌,入圍孝老愛親好人。陳麗凌,女,1972年3月生,福建農行福州金山新區支行行長。她堅持工作和家庭兩不誤,默守孝道,重情重義。她不僅悉心照顧年邁的公婆,關愛患病的父母,還主動照顧年邁孤身的嬸婆、資助父母雙亡的侄子完成學業,她用善良和大愛溫暖了家人,用勤勞和堅持踐行著孝老愛親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