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的最后一周,李成國組織的理發師團隊都會到市愛心護理院為老人免費理發,李成國及其義工團隊不僅為老人義剪,還到養老院、殘援中心等地敬老助殘。
20多家愛心理發店加盟,每月到養老院免費剪發
2010年,李成國開始參加義工服務,去年他組建了微孝義工服務隊,專門開展敬老助殘服務活動。
隊伍成立初期,活動策劃、執行、物品采購等環節,李成國要一人包辦。在他的帶動下,身邊的親戚朋友也加入到敬老助殘的志愿服務行列中。李成國說:“發布活動預告后,誰有時間都可以過來幫忙。”
說到義工團隊組織的義剪活動,李成國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老人也希望能有美美的發型。目前已經有20多家愛心理發店參加志愿服務,每個月都會到養老院為老人免費剪發,從未間斷。碰到腿腳不方便的老人,理發師還會上門服務。
此外,義工團隊還到殘援中心開展慰問和聯歡活動,如教殘疾人學習非洲鼓等。
孤寡老奶奶等義工來,就像等親人回家一樣
今年93歲的孤寡老人董奶奶獨自居住,見到她的人都會夸贊她“活得很精致”:穿著素雅整潔,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物品擺放井井有條。精致的老奶奶有一群貼心的朋友——微孝義工服務隊:義工們從2017年開始慰問陪伴她。每次義工要來之前,董奶奶都會站在門口張望,“像等待親人回家一樣”。義工一般會陪伴董奶奶2小時,分別時,她總是十分不舍,不停叮囑義工下次來吃她做的薄餅。
李成國說,不久前,他給董奶奶打電話。電話剛剛接通,董奶奶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你們了”,這讓李成國的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他問董奶奶缺不缺生活物資,董奶奶說她只希望義工來和她坐上一會兒,陪她聊聊天。
其實,每隔兩周,李成國都會和義工們來到董奶奶家,帶上水果和糕點,陪老人吃一頓飯,聊聊近況。李成國說:“陪在老人家身邊,自己的內心好像也得到了寧靜。”
陪老人經歷“第一次”,伴他走完最后一程
參加志愿服務近十年,李成國最難忘的是吳長贊老人。他第一次見到吳長贊是在2013年的一次公益活動中,他了解到,吳長贊出生三天后就患上小兒麻痹癥,后來獨居在前埔的一間保障房里,屋內僅有一扇窗戶,平時幾乎不出門,陪伴他的只有電視、手機。
得知這些情況后,李成國和義工團隊每個月都會到吳長贊家,給老人理發、陪老人聊天。吳長贊生日當天,義工推著他出門游玩。老人在義工的陪伴下經歷了許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坐BRT、第一次走進廈門大學、第一次在有鋼琴伴奏的餐廳吃飯……看著老人笑得像孩子一樣燦爛,李成國說“感覺大家的陪伴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8年8月,吳長贊病重入院治療,打電話給李成國,希望他幫忙簽字辦理入院手續。幾天后,義工團隊捧著蛋糕,在病房內為老人過了最后一個生日。在兩個月時間里,李成國和義工團隊輪流到病床前悉心照料老人,陪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李成國說,志愿服務沒有秘訣和捷徑,要的只是“陪伴”二字。或許是應了老話“種善因得善果”,這些年,他組建了和睦的家庭,事業慢慢走上正軌。今后,他還將和義工團隊堅持做下去,為更多人帶去關懷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