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凱,男,1987年9月出生,大竹派出所文職,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熱心公益事業的80后好青年。
以愛之名、傳遞希望
李小凱是邵武市公安局大竹派出所的一名文職干部,是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熱心公益事業的80后好青年。2012年他參加了無償獻血活動時,工作人員問他是否愿意留下造血干細胞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他毫不猶豫地簽訂了志愿捐獻者同意書。他認為自己和別人造血干細胞匹配的概率比中獎還難,沒想到他配型成功兩次。第一次是在2015年,初步配型成功,但最終由于患者方面的原因沒能實現捐獻。2019年6月他接到捐獻通知,毫不猶豫答應,之后便開始積極為捐獻做準備,給父母耐心地講述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有關知識,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為了能順利捐獻,他調整飲食習慣,加強鍛煉身體。注射動員劑的幾天身體酸痛,他從未抱怨。2019年7月2日他捐獻的造血干細胞被送往廣州救助一名血液病人的生命,成為我省第22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我省公安系統的第一例。
在捐獻干細胞后接受采訪時他說:“雖然從小就怕打針,但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我的職責,能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一個生命,任何時候有需要,我都義不容辭。”對于這次捐贈,他認為這只是一個普通人做的一件平凡事,自己微不足道的付出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給一個家帶去希望,他覺得值得。他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隊伍中來,用愛來挽救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在捐獻的幾天他一直記掛著未完成的工作,在注射動員劑的時候還在接聽電話溝通辦案詳情。派出所給他放8天假,他覺得沒必要,在完成捐獻后第一時間就返回工作崗位。
不顧醫囑、一線救災
7月6日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大竹鎮爆發大規模山洪災害,許多群眾受災,急需救助轉移。因李小凱身體尚未恢復,大竹派出所領導安排其留守,但是他不顧醫生囑托,主動申請到防汛一線救災搶險。7日上午,大竹鎮官墩村附近的國道上發生塌方,導致道路阻塞。在派出所領導的帶領下,李小凱第一時間趕往現場處置,堅守在崗位,直到將道路疏通。7月9日晚8時許,轄區內謝墩村受災嚴重,需要引導群眾連夜轉移。滿身疲憊的李小凱回到所里正準備休息,但接到命令后馬上前往村里救助群眾。李小凱與派出所民警身著雨衣,冒著大雨,在黑夜中摸索前行,逐戶排查勸說,將群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點。7月9日下午,李小凱與民警正在轄區巡邏排查隱患。因河水暴漲,淹沒道路。一村民駕駛拖拉機在河邊路上行駛時發生事故,駕駛員受困,李小凱等人蹚過及膝的積水,將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平凡崗位、堅守奉獻
作為一名基層派出所文職干部,工作平凡而瑣碎,他總是面帶微笑熱情地接待辦事群眾。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他會主動指導他們辦理各項申請。碰到申請人手續不齊的問題,他會及時告知所需要的材料,留下聯系方式方便咨詢,讓群眾少跑冤枉路。遇到需要幫忙的困難群眾,他慷慨解難。他用熱忱服務為轄區的群眾排憂解難,處理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紛。工作之余他樂于助人,身邊的人有困難總是第一時間給予幫助,各種志愿活動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沒有蕩氣回腸的豪言壯舉,有的只是對公安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為群眾服務的堅定信念,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人民警察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