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泛動員 提高全民參與水平
通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廣泛地動員社會各部門力量,提高廣大群眾的參與水平,提高公民的社會責任意識,促進群防群控工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打下重要基礎。
二、統籌協調 促進聯防聯控工作
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愛國衛生統籌協調衛生健康、民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和單位,依托愛國衛生工作網絡,廣泛發動群眾,讓群眾主動參與到防控工作中,構筑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發揮衛生城鎮、健康城鎮的示范引領作用,結合健康中國行動實施方案的推進實施,促進全社會齊動手、共參與,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促進人民健康。
三、重點場所環境整治 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一)開展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等環境綜合整治。對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車間、廠房、辦公室、職工宿舍、食堂、廁所、運動場等重點區域,開展深入的環境清潔,清理積存雜物、廢棄物,徹底清理衛生死角,及時清運垃圾,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干凈、整潔,倡導室內通風,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二)對老舊小區、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開展環境整治。通過壓實社區網格化管理責任,完善街道社區、鄉村重點區域的環境衛生保潔制度,充分發揮居(村)委會作用,以垃圾收集點、公廁/農村廁所、公用健身器材、小區門禁等區域為重點,開展徹底的環境清潔與消毒工作,減少疾病傳播風險。
(三)以集市、農貿市場為重點開展環境整治。開展農貿市場專項整治,規范市場經營管理,加強市場內公廁、水池、垃圾桶、活禽宰殺點等基礎設施的清掃保潔和消毒,對市場內產生的糞水、污染進行有效處理。廣泛發動商戶清理攤位內外衛生,清除積存垃圾,確保市場內外環境衛生干凈整潔。落實市場垃圾規范存放和運輸制度,對垃圾存放點和運輸工具進行有效清潔和消毒。落實“四害”防制措施,強化下水道、廁所及攤位內外等關鍵部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任務。
(四)對人均密集的重點公共場所開展環境整治。對機場、鐵路、長途客運、公交、地鐵、出租車場站和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開展環境衛生清掃,倡導室內、交通工具內通風。抓好小餐飲店、小作坊、流動攤販等重點場所環境衛生管理,及時清理垃圾,確保衛生整潔。根據疫情防控進展和疫情分區分類分級防控策略,按照高、中、低風險地區防控要求,分時段動態組織對學校、商場、超市等場所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有效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四、普及健康知識 提高防護意識和能力
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各地充分利用宣傳橫幅、社區(村)宣傳欄、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準確開展疫情防控和健康科普宣傳,普及防控知識與技能,培養文明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群眾養成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等衛生習慣,提升群眾的防控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