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遠同志從警30多年,他無私奉獻,刻苦鉆石,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讓戒毒人員戒治成功,早日回歸社會,是戒毒領域的“引領域”。
汪志遠,1966年4月出生,1983年11月入伍,1987年6月入黨,2000年12月轉業到福建省廈門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歷任大隊生產干事、副大隊長、大隊長、所生產處長,2013年12月任副所長。從警20年,先后2次被評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個人,4次被評為福建省勞教(戒毒)系統先進個人,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榮立三等功一次。
一是政治堅定,勤學善思,爭做“踐行者”。始終帶著深厚感情、帶著忠誠信仰、帶著責任擔當,緊密聯系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聯系警隊建設的現實問題,聯系能力素質的短板弱項,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戒毒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國內外先進戒毒教育矯治方法,并將所學所悟應用于戒毒工作實踐,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幾年來,總結梳理個人工作筆記100多萬字,入選司法部案例庫25篇,先后在《中國戒毒報》《福建法治報》以及各類媒體發表戒毒故事、調研文章以及隨筆雜記100多篇,被《中國禁毒報》聘為特約通訊員。尤其是主筆撰寫的《歸途》,在戒毒人員群體和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受到各級一致好評,被福建省委政法委評為“全省政法系統十佳新媒體作品”。
二是忠于職守、求實創新,勇做“先行者”。緊緊圍繞教育戒治這個中心工作,著力打造“個十百千”工程,突出抓好傳統文化教育,深化國學、中華魂、愛國主義等主題教育,開展《弟子規》、《經典家訓》誦讀競賽、舉辦以“傳承經典助力戒毒”為主題系列活動,戒毒勵志歌曲《重燃希望》在全省首次創作傳唱。常態化開展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豐富多彩的特色康復訓練,鞏固提升“我對親人說”“四自”主題等強語義訓練品牌。創新醫聯體建設,指導衛生部門與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廈門仙岳醫院簽訂幫扶協議,提升了單位戒毒醫療業務水平。積極構建社會支持和親情支持系統,盡心做實做好出所人員銜接幫扶、后續照管工作,2019年先后組織7場“場所開放日”、3場回訪座談,開展回訪調查282人次,累計18批1400余人次來所接受警示教育,廣受社會贊譽。
三是作風硬實、攻堅克難,敢做“逆行者”。始終堅守安全底線、穩固安全底盤,關口前移、防患未然,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敢當先鋒、敢打硬仗。廈門金磚會晤期間,主動牽頭負責非病殘男性吸毒人員直接收治工作,面對新情況,不等不靠,采取消除安全隱患“一張圖”和“一張表”辦法,解決了戒毒人員流轉騰庫容、直接收治以及醫療應急處置等難題,實現收得下、控得住、無差錯的目標。“國慶70周年安保維穩”專項活動中,逐級傳導壓力、實行清單管理,對標安全穩定督查巡查重點內容111項,帶隊拉網式、地毯式、全方位專項排查47次,最大限度規避和杜絕外來風險。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主動請纓,掛帥第一批執行封閉管理執勤任務,連續十多天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并堅持任務牽引、問題導向,總結梳理“教、管、幫、穩”四字管理法,強化重點區域、重點人員、重點部位和重點時段的管控,為場所安全穩定打下堅實基礎。
四是清正廉潔、公道正派,躬做“力行者”。自覺錘煉品德修養、嚴格執行新規禁令,謹慎用權、秉公辦事、廉潔自律,公車使用、接待保障上不違原則、不搞特殊,堅持按制度、按規定、按程序辦,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不分親疏、不徇私情,深受民警以及戒毒人員的信任和敬重。能夠將個人興趣愛好與場所全面建設緊密聯系,牽頭成立“園山文苑”文學創作小組,經常與普通民警一起研究思路方法,交流心得體會,培養鍛煉新入職和具有寫作特長的民警,先后有10余人被選調到上級機關和重要崗位。作為馬拉松愛好者,連續14年參加廈門國際馬拉松賽,每次都以4小時左右跑完全程,獲得了667號永久參賽號碼,帶動所里20多名民警靚麗奔跑在“廈馬”賽道上,有力推動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統“一學三比”活動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