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潘園園) 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記者11日從省人社廳勞動保障監察局獲悉,我省大力推進工資支付信用體系建設,2020年度全省共評價3473家用人單位,其中守信3274家、一般失信115家、嚴重失信84家。惡意欠薪的失信企業將面臨多部門聯合懲戒。
想當“老賴”企業先要掂量后果,今后招投標采購項目連帶受懲戒。據了解,我省對于惡意欠薪的用人單位,除加大日常監管、檢查頻次外,對該企業項目招投標、參加特許經營、取得政府補貼性資金、參與政府采購、設立保險證券金融機構等方面予以限制,企業違法失信信息將作為審核信用類債券的重要參考,違法失信信息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作為評級授信重要參考,同時企業在評先評優、機構資質認證、誠信會員審核資質等方面予以限制。
對用人單位相關責任人員,工資支付嚴重失信對納入黨委會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資格審查范圍有直接影響。特定情形記入個人信用記錄,限制高消費行為,納入公務員誠信紅黑名單等。
對于工程項目建設領域,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工資保證金繳存標準。
為保障工資支付,我省勞動監察部門通過日常巡查、書面審查、雙隨機抽查、舉報投訴專查以及專項檢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尤其加強在建工程項目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檢查,制定涉及建筑、非建筑類別檢查事項清單記錄,全面掌握用人單位工資支付行為,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實現對用人單位分級分類精細化監管。每年度評價結果推送省公共信用信息等平臺進行公示,實現“互聯網+誠信等級評價+信用監管”。
據介紹,目前,我省正深化創建在建項目領域“無欠薪項目部”活動,推廣開展“無欠薪”承諾宣誓,在建工地項目負責人鄭重承諾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按時足額支付務工人員工資。